紐約華人采摘野菜巧手做佳肴 用美食一解鄉愁

中國僑網5月9日電 據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道,進入春季后,美國紐約的公園、街邊以及住宅外,隨處可見蒲公英、馬齒莧、槐花、野蔥、野蒜和車前草等野菜,不少懂行的華裔民眾將野菜變身餃子、包子的餡料,做成面餅或是調成涼菜,用美食一解鄉愁。
從中國東北到美國20多年的張女士,在法拉盛的一家老人中心工作,與同事和老人交談后,發現紐約街邊也可找到家鄉常吃的艾草、蒲公英以及薺菜等“野生”美食。
張女士說,最易辨認的可食用野菜是蒲公英,趁著蒲公英的花蕊仍在時,將葉子采摘下來,可拌豆腐或單獨做成涼菜,也可放入雞蛋、面餅或包子、餃子中做餡料,“不僅好吃還清熱解毒?!?/p>
另一道張女士拿手菜是艾草餅,她說,這種綠色、背面有白絲絨毛的草本植物,先用水焯過,再放入攪拌機中打碎,按比例和糯米粉混合并揉成餅,上鍋蒸熟后即可食用,“北方人一般喜歡吃甜的艾草餅,南方人喜歡加入冬筍和香菇吃咸的?!?/p>
12年前從中國西北城市移民美國的何女士,則喜歡將槐花做成食物。她表示,將花蕊摘下清洗后,與面粉、食用油、五香粉等攪拌,再放在蒸鍋上隔水蒸15分鐘,淋上蒜蓉、醬油和醋等調制的醬料,就是家鄉小吃“槐花麥飯”,即便人在紐約,也能品嘗到家鄉味。
熱愛農耕的華人楊女士則表示,紐約市花園中、住家前院,或是街邊都可看見野菜的身影,而在皇后區法拉盛長青公園的自耕地上,除了民眾悉心栽種的植物,也隨處可見蒲公英、車前草、野生薄荷以及野蔥和野蒜等野菜。
楊女士說,20年前聽說車前草對母親的病情有幫助,因此前往貝賽的一處公園采摘野菜,才因此與農耕結緣;她表示,野蔥等常見的野菜都可下菜,但呼吁民眾采摘時避免食用陌生野菜,避免中毒等問題。(牟蘭)
華人新聞精選:
- 2022年08月17日 14:28:19
- 2022年08月17日 10:49:35
- 2022年08月17日 09:50:27
- 2022年08月17日 08:14:07
- 2022年08月16日 11:16:43
- 2022年08月15日 11:43:38
- 2022年08月15日 10:37:20
- 2022年08月15日 10:07:28
- 2022年08月14日 10:59:13
- 2022年08月12日 09:49:20